作为当代咸鱼代表大队的一员,学堂君的日常状态just be like:家里躺、宿舍躺、工位躺……

然而,当面临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在升学或求职的考试和面试中、在初来乍到的新环境里、在一些不装B说不过去的social场合……,就不得不"支棱起来",努力伪装成"大佬"示人,否则可能错失咸鱼翻身、成为人生赢家的大好良机。

然而,“一次成败论大佬”靠谱吗?

学堂君曾经一度认为,只要自己能打一场惊艳全场的漂亮仗,就能在他人心中种下“我是大佬”的种子,从此立足江湖,成为传说。

但相应地,学堂君也会夸张地以为,只要自己不小心搞砸了一次,就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再也抬不起头,其他人一定会在心里暗暗瞧不起自己……

学堂君也许并不是一个人,自古以来大家都崇尚“以成败论英雄”,似乎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别人会以一次成功或失败来评判自己。

但本文想告诉你,事实也许并不是这样。你有一餐没做好,没人认为你是一个坏厨师;同样地,如果你提了一个好的idea,也没人认为你是一个天才。

我想象的“别人眼中的我”准确吗?丨元知觉

总之,想要成功伪装成别人眼中的大佬,我们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他人究竟如何评判我们?

这十分重要,但人们是否能准确评估这一点呢?

个体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认识,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元知觉(metaperception)”。

1902年,Cooley提出的「镜像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只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产生,其中想象起到重要作用。他用“镜像自我”来说明元知觉的形成,共包括三个方面[1]:

(1)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

(2)个体想象他人对自己形象的评价。

(3)上述两方面结合便产生自我感受或自我知觉。

大量研究发现,这种想象往往与他人真实的观点并不一致,即人类的元知觉具有不准确性。

元知觉需要人们“将自己放到别人的脑袋中进行思考”,但人们关注和思考他人观点和相关信息的动机和能力较为有限。

在动机层面,社会互动中的人们常常会把注意力聚焦在“自我展示”上,而忽略他人的想法。比如在演讲时,我们往往看重的是自己是否将准备的稿子流畅地讲出来,如果卡壳了或者中间有几句忘记讲了,就会觉得别人一定也看出来了,但台下观众其实根本不知道稿子是怎样的,也不会将其作为基线进行评判。

在能力层面,元知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我观点的“暗中操控”。比如低自尊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整体评价是偏消极的,就算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是中性或积极的,他们仍会倾向于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消极的。

总而言之,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去“想象”他人的观点,都仍然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以己度人”,导致我们的元知觉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别想多了,一次成败不足以论大佬

元知觉的夸大暗示效应

如上所述,虽然人类的元知觉并不准确,但我们却从未停止过“揣摩他人心思”这项心理活动。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的“戏剧理论”(也称作印象管理理论)认为,社会交往就像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某个角色、演出系列的节目。

当个人出现在他人面前并进行“表演”时,总是企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期望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社会情境相符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良好的评价[2]。

心理学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总是表现出一种夸大的元知觉暗示效应(overblown implications effect,OIE),即在社会交往中,“表演者”往往会夸大“观众”对于自己一次表现赋予的意义[3]。

正如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你自己沾沾自喜的某次“超高水平的表演”,别人可能并不会放在心上,也并不会就此认定你就是“大佬”;而你眼中自己的所谓“糟糕透了的表演”,别人大概也不会就此给你打上“菜鸟”的标签。

这可能是由于我们以为的他人对某种特质的定义,与实际上他人对该种特质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

举个例子,我想让别人觉得我很“聪明”,我就会思考,其他人究竟怎么评判一个人聪不聪明呢?我应该如何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呢?

我猜想其他人可能认为,聪明的人拥有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比如能解答复杂的数学推理题,记得元素周期表中118个元素的顺序……那么,我会尽量在行为上去贴合“我以为的他人的评判标准”[3]。

但事实上:

一种特质的多种表现很少能在一次行为中就被观察到(例如,数学考试可能涉及很多逻辑推理,但却很少涉及对记忆能力的考察,因此数学考试的成绩好并不足以说明一个人聪明)。

并且特质本身和特质的具体表现之间也不是完全对等的,与特质相关的行为在不同情况下会表现出差异(例如,我这次数学考试考了满分,一种情况是我本身的数学能力很强,另一种情况是我恰好以前做过相似题型或者不会做的题目都蒙对了。换一个时间,换一张考卷,结果可能就天差万别)。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以上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明白呀!”但一旦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研究发现,我们通常会主观地“放大”自己与特质相关的具体行为的代表性[4]。人们的心思会完全聚焦在自以为的失误和高光时刻上,促使那些不具代表性的时刻在脑海中浮现——

比如,“完了完了,我烤坏了这箱饼干,别人一定会认为我是个坏厨师!”or“我这箱饼干烤得太完美了,别人一定会认为我是个非常棒的厨师!”

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他人却并不倾向于这样认为,因为他们知道,仅凭少量信息和线索还不足以下更广泛的定义("我只知道他会烤饼干,而不知道他是不是一个好厨师")。

Epley等人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音乐家在音乐会中错过了一个关键音符,但仍然能击中无数其他的音符”[5]。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偏差,那些被我们自己放大并无限回味的高光和失误,都不足以决定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这就导致我们常常在误以为“稳了”的面试中喜提59分,在误以为“完了”的场合中获得惊喜。

结语

当今时代,好像每个人都在被裹挟着前进,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不断地被不同的人评价和筛选,似乎每一次考试、每一次社交,我们都会被贴上一个个标签,这让我们在每一次机会面前都过度惶恐和焦虑。

但现实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表明:元知觉是不准确的,无论我们如何认真准备、努力把握看上去能决定命运前程的机会,也有可能会失误。但那没关系,人生很长,成功与失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想要成功“伪装”成大佬,也许只能不断磨砺自己努力向大佬靠拢,最终真正成为大佬,相信此时的你必不再会被“一次成败”所影响啦!

参考文献:

[1]王琳.(2007).自我行为的观察对社交焦虑大学生元知觉和元知觉准确性的影响.(Doctoral dissertation,东北师范大学).

[2]章志光,金盛华.(2004).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41-142.

[3]Moon,A.,Gan,M.,&Critcher,C.R.(2020).The overblown implications effec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18(4),720–742.

[4]Fleeson,W.(2004).Moving personality beyond the person-situation debate:The challenge and the opportunity of within-person variability.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3,83–87.

[5]Epley,N.,Savitsky,K.,&Gilovich,T.(2002).Empathy neglect:Reconciling the spotlight effect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ia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3,3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