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以来,政府为了重燃烟火气,鼓励支持各地文明摆摊,地摊经济就又重新活了起来。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个行业。

摆摊也不上班

上周,话题#00后宁愿摆摊也不想上班#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起因是有媒体采访了重庆在地铁站旁边摆摊的00后情侣。

据了解:他们之所以选择来摆摊,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是因为比较喜欢自由的生活,不想被上班所束缚。

除了刚毕业的学生外,也有许多辞掉高薪工作,加入摆摊创业的前职场人士。

摆摊创业

”宁愿当个小摊主,也不想在公司当社畜!”离开高压的工作环境,追求更自由舒适的生活,是他们选择摆摊的最主要的理由。

对于此事,仍在职场打滚的网友们既赞赏又羡慕。虽然他们也不喜欢现在高压的职场环境,但却也没有勇气放手一搏。

于是,社畜们依旧每天挣扎在不想干和不得不干之间,这也让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

问答平台知乎上,就有许多关于“工作压力太大”的问题,受到了约200w网友们的关注。

有的网友提问说,工作压力很大,睡觉时总想象从楼上跳下去,觉得这样就会解脱。这样的情绪体验算正常吗?

有的网友提问说,工作压力大,感觉已经处在崩溃边缘,应该怎么办?

工作压力大

工作压力大,难以排解、无法消化,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代职场打工人的心理常态。

研究显示,二、三十多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由于年轻,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承担着那些最繁琐、最困难也最有挑战的部分,因此更加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Kessler et al.,2005)。

辞掉工作摆摊或许是一条出路,但并不是所有的压力与痛苦都可以通过辞职来解决。

作为当代社会的职场打工人,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和处理内心那些几近爆炸的工作压力呢?

我有一个朋友,她已经在岗位上工作了1年多了,虽在其他人眼里,她能很好地适应这份工作。但她自己却天天都感觉工作压力大得喘不过气,甚至因此患上了焦虑症。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压力它是非常主观的。当我们认为处理事情所需的能力超越自己拥有的能力时,我们就会感到有压力。

而对于大部分的人而言,工作一段时间后,上手了熟练了,工作压力都会减轻。

那些持续对工作感到压力,甚至无法耐受,每天都很痛苦的人,或许是缺失了一份稳定的胜任感。

当做好某件事的时候,他们会感到一刻的愉悦和成就感,但很快就会觉得这也没什么,自己并没有做得很好,可能只是“侥幸”通过罢了。

成功的时刻这并不能成为他们的经验,不能使他们相信下一次面对同样难题的时候,“我”是可以应付的。

胜任感不稳定,来源于对自己自我能力和价值的不确定。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曾指出:人类有胜任的基本需要,即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应对环境的需要。

如果我们一直处于胜任感不稳定的状态,那么无论是熟悉、还是新的工作内容,都会使我们陷入自我怀疑与自我攻击。

这种状态容易会让我们在还没开始做的时候就否定自己,躲在“我不行”的壳子里,不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自证“我真的不行”预言的恶行循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胜任感,让自己冲破这个情绪与行动的恶性循环呢?

即便有能力的人,没有得到认可,也会对自己的认识产生偏差,怀疑自己的价值而很难获得胜任感。

我们一生中最容易得到夸奖的时期,是成年之前。成年进入社会后,我们便很少能够获得父母、上司、领导的赞赏。从现实层面上说,一位领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给予积极反馈。

这时候,我们需要把这种对被认可的需要转向自身,追求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自体心理学家巴史克,曾在他的著作《心理治疗入门》中讲到发展的螺旋形循环,它是一个简单而有有效的增进胜任感的方法:

做一个决定,然后付诸行动,获得胜任感,进而增强自我价值感,然后又促进新的决定,新的行动,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胜任感

经过多次反复这样的正向回馈,自我价值感逐渐就提高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成就的肯定、庆祝和奖赏是非常重要的。

它会帮助我们把行为和积极的情绪联系起来,让我们真正相信和重视自己的成功体验。

除此之外,用过程目标来替代结果目标,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中带来的挫败感,有助于保持稳定的胜任感。

例如,当我们要完成一项任务时,给自己的目标(即所下的决定),不再是我要在今天之内把这件事做完,而是我今天要在这件事上投入多少时间。

就像写一份报告或进行市场调研,很多时候做不做得完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投入多少时间去做这件事我们却可以自己掌控。

这样的任务性质不受运气、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容易达成。

同时,把目标定在“因”而不在“果”上,也能减少我们在工作压力来临时担忧自己无法胜任所产生的内耗,更能使我们专注投入,在任务中激发我们对自己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在转换目标的那一刻,这个目标就从公司对我们的要求,转换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了。

化被动为主动,我们才能从工作种获得自主感和成就感的正向反馈。

胜任感的培养,无法依靠文字顿悟,也没有其他的捷径。唯有不断地实践与练习、才能稳定地形成。

其实,获得胜任感的过程,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过程。

认识自己的局限性、能力的边界,并不会让我们在面对压力时更加失措惊慌,反而能让我们更踏实地面对每一次的失败与成功,把这些经验都切实地转变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胜任感的加持之下,无论选择辞职摆摊、继续留任、还是跳槽换工作,愿我们都能信心满怀,勇敢地走向最适合自己的自我实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