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emotion)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汇,它牵动着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时而色彩斑斓,时而低沉凝重,它贯穿于每个人每时每刻的人生体验。

不同阶段的孩子会产生不一样的情绪。

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情绪体验便伴随我们。在幼儿时期,我们常用“孩子的脸,六月的天”来形容孩子情绪的不稳定性。相信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感受,孩子前一秒还在笑呵呵地玩,下一秒可能就开始大哭大闹了。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大脑中控制自动反应的皮层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哭和笑就成了他们最常用的情绪表达方式,开心时大笑,生气、难过时大哭。

逐渐长大的过程,也就是开始步入青春期的时候,就是一个体验越来越丰富、感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描述的过程。当孩子在青春期时,已经有了自己的情绪反应系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不愿意被父母控制,情绪多变,容易愤怒也容易敏感。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

作为家长,能够及时的对待孩子的情绪做出回应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孩子的不同情绪和表现,家长不仅要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还要教孩子接纳自己的不同情绪,给予他们积极的回应和引导。

1.负面情绪需要被健康的表达出来而非宣泄

负面的痛苦情绪若被压抑下去,则会在未来某一个时刻爆发而宣泄。但若当下得到安抚或合理的表达,则会度过难关,从痛苦中出来,再次勇敢站起来。要接纳孩子的哭和情绪激动,协助他们健康的表达出来。

2.情绪化行为源于情绪的挤压而非目的

平时被允许哭出来的孩子,并不会随时都哭。反而平时不允许哭的孩子,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流泪不止。情绪的压抑会让我们的理性没有空间出来,容易引发对自己或对他人攻击性的防卫方式。

3.应对情绪需要疏导而非防堵

不接纳孩子的情绪状态,各种不允许会让情绪的防堵土堤原来原高,很容易造成溃堤,不仅让孩子的情绪无法健康表达,也会增加家长的挫败感。只有疏导,才可以让孩子的情绪真正的流出来,并且获得真正的自信和抗挫能力。

4.给与孩子基于现实的情绪经验

当孩子看到父母有情绪的时候,请坦诚告诉孩子自己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不要不一致的表达:比如沉着脸说没事,流着眼泪说开心。那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扰,同时让孩子无法学到健康的表达方式。

5.不要陷入孩子的情绪旋涡

情绪当中的人,不论成年还是未成年,都无法听从道理和教导。所以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要做的是示范如何接纳情绪——对孩子的情绪接纳,才可以让孩子日后可以内化这些方式形成自己对自己的情绪接纳和管理。若父母陷入孩子的情绪旋涡,会让孩子更加的无助、不安或愧疚。

6.不要陷入与孩子的权力斗争

我们总以为是孩子在和我们犟嘴,但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在和孩子犟。在亲子关系中,我们总想成为主导的一方,所以不自觉的去压孩子,才会容易引起孩子的不安,并进行反抗。只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父母在情绪状态下,并不能真正的教给孩子我们的智慧,也不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尤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批评和否定力度是很大的,让孩子感到很挫败,进而情绪的反弹也会很强。我们要记住,和孩子争一时的输赢,输掉的是亲子间真正的亲密。

希望每一个孩子表达的情绪都能被重视,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以身作则,提高自己对情绪的掌控能力。

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藏着一份未被满足的期待,这份期待,不是在呼唤爱,就是在表达爱。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