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效应”: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研究发现,投入越多的劳动或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价值。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宜家效应"。宜家是1943年创建于瑞典的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企业。宜家一般提供半成品家具,顾客可以买来自己组装。当人们购买了宜家家具后,回到家需要花力气把它组装起来,在亲自动手组装家具的过程中, 你体会到从零件到成品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再看到亲手组装完成的家具,就会产生对这一产品的依恋感和自豪感,这就是“宜家效应”。

“宜家效应”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是指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心理学认为这是一种认知偏向,这种偏向很可能会影响产品外在的认知价值。对比那些不需要付出任何精力就可以使用的产品,这种“为之努力过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其主观价值更高,这便是“付出产生喜欢”。付出的越多,喜欢程度就越强烈。

“价格锚点”:“价格锚点”是在1992年有个叫托奥斯基的人提出的,他认为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来判断这个商品的价格是否合适:

第一个原则,避免极端。一般人如果发现一个商品有3个选择,一个功能简单价格便宜、一个功能完备但价格很高,而如果第3个商品的价格和功能在这两个中间,很多人不会选择最好,也不会选择最差,而选中间这个,这种情况叫做避免极端。

第二个原则,权衡对比。消费者在无法判断一个商品是贵还是便宜的时候,会去市场上找同类产品询价进行对比,让自己有一个衡量标准,这种方式称之为权衡对比。

在消费者眼里,商品的价值是“相对存在的”,这件商品到底值不值这么多钱,这个定价到底实惠与否,都需要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价格锚点”即是商家设定的参照标准。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比如,一箱苹果,想迅速把它们卖掉就可以这样操作:把苹果分成2箩筐来卖,甚至可以分2个人2个摊位来卖,定价分别为1斤8元和1斤10元,结果8元的很快被卖光,因为10元的让8元的显得更便宜。

基于消费者对价格之间的相对差距非常敏感,而对价格的绝对数值却没那么敏感,价格最低和最高的商品,更多会用来做“价格锚点”,商家通过预设“价格锚点”,就可以使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产生迷惑和错位以达到其销售目的。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