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行业呆久了,看的人和听的故事越多,我越发现——

很多人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很多事情的回避:

不想长大,不愿融入社会,不敢结婚生子……

当然,一个独立的成年人,选择不婚或丁克,不一定会带来心理问题。

而我们内心真正的冲突,源于一种以回避为动机的「退行」。

即像一个孩童般,退回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或退回到父母身边,回避现实。

没有现实感,就没有存在价值;

从而,就感受不到活着的意义。

于是慢慢地,心理就开始出问题了。

A男士,32岁,海归博士。

前年回国,在研究所工作不到半年,便离职了。

之后一直闲赋在家,天天躲在房间玩游戏,衣食住行全靠父母供给,怎么劝都不管用。

无奈之下,父母软硬兼施,将A“押送”到心理医院。

在医院,A告诉心理医生,工作对他毫无意义,因为他已经确定自己这辈子成不了科学家。

这份自我怀疑,缘于他在留学期间的挫败。

要知道,A当年读书的时候,一直是重点学校的佼佼者——

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屡屡获奖,学术造诣突出,一路被保送到美国常青藤大学读博。

但来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他却发现,那个属于他领先群雄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每次老师提问,总有人在他参透之前就快速、漂亮地解答了;

每次考试,总有一些他无法匹及的“大内高手”,遥遥领先。

而他自己,哪怕一心扑在学习上,奋起直追,成绩最多也只是中等水平。

在一般人看来,世界顶级名校的中等水平,已经很牛逼了。

但A却不这样认为。

当不再是学校里的学霸明星以后,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这让我想起美国心理学家霍妮所说的追求荣耀。

她说,追求荣耀的启动,标志着一个人走到了自我疏离的尽头。

A就是如此。

昔日,他通过学习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周围人的肯定与崇拜,以此维持自信;

如今,他在学习中受挫,失去了昔日荣耀,便转移到游戏里寻求新的掌控感。

「拼命学习」和「沉溺游戏」,本质都一样,都是通过自我疏离,回避现实。

A的经历,像一面被放大过的镜子,映射着当下很多年轻人共同的影子——

只有追求在别人眼里永远风光的状态,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

一旦遇到现实挫折,就快速退行到一个狭小的空间一蹶不振。

比较明显的,像一些公主病、妈宝男、啃老族——

他们纵然早已成年,却始终像孩童般偎依在父母身边,无法独立行走。

还有一种就是类似A这样的“天才儿童”——

年纪轻轻便取得了卓越的学业成就,却在遭遇挫败时重新退回「安全地带」。

共同点在于:

他们的内在心智,并没有随着他们的生理年龄,持续走向成长与成熟;

而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走向了「退行与退化」。

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社会层面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飞速发展,整个人类活动的进程,相对于工业时代,至少加速了10倍。

在这个10倍速的时代洪流里,许多孩子还没学会独立,便已被迫承接一系列学习任务。

有少数天才儿童,他们能够快速适应时代的规则,成为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而大多数普通孩子,他们并不享受,只是被迫投入战斗,预防被时代淘汰。

但这般超负荷的战斗,实在太痛苦、太煎熬了。

于是,不断有人走着走着就坚持不下去了,便选择了退缩或逃离。

其次是家庭层面的原因。

没有天生完美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是在有了小孩以后,才慢慢学着当父母。

也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很好地尽到责任。

未能尽到责任的父母,主要分为2种:

一种是经济压力所迫,天天为生计奔波,忽略对孩子的照顾。

另一种则是父母自身性格不成熟,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物,忽略孩子的主体性。

在这样的家庭中,许多孩子要么被迫独立,要么被迫为父母的人生负责,

年纪轻轻便成为了「小大人」,去弥补整个家庭功能的不足。

然而,无论是在时代中加速成长,还是在家庭中被迫成长,均与一个人的心智化发展背道而驰。

心智化是指:以“我”为中心,去感受、去观察、去反馈,助“我”成长。

但被外界鞭笞着成长起来的孩子,却只能以外界的规则为中心,去执行,去服从。

他们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长大。

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半是一个「假性自体」——

他纵使能力很强,成就卓越;

但一旦遭遇重大挫折,假性自体破碎,就会退行到婴儿般孱弱无力的状态,一蹶不振。

于是便出现了当下社会的一种奇特群像:

小孩大人化,大人小孩化。

小孩被期待着像成熟的大人一样快速去成长;

但成年后进入社会却困难重重:

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或遭受重大挫败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像个孩子一样,很恐慌很退缩,毫无耐受力。

甚至,还有可能会重新退回到父母身边,寻求庇护。

用4个字来总结,就是「错位生长」。

错位生长,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首先:回避变成了一种生活常态。

在10倍速的时代洪流里,在功能不足的家庭中,孩子既要面对外界的重重压力,又得不到父母的心理支持。

为了回避内心的痛苦与挫败:

有的孩子会躲进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成为「网瘾少年」;

而有的孩子,则躲进书本的海洋里,成为「超级学霸」。

当然,有少部分孩子是真心喜欢学习,享受学习,这样的孩子,自然也会真心喜欢生活,享受生活,很少出现心理问题。

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并非真心热爱学习,而是通过不断压抑自己,强迫自己去学习,以此对抗现实世界的挫败。

而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安全岛”,他们就会变得诚惶诚恐,无所适从。

表面上看,这是“一邪一正”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状态;

但再仔细看,它们只是形式不同,内核其实是一致的——

都是基于对现实的回避,躲进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寻求属于自己的掌控感。

从这个维度来讲,网瘾少年离不开家里的房间,超级学霸则离不开书里的房间,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回避。

第二:用各种方式否定“安全岛”以外的世界,逐渐失去现实感。

在网瘾少年眼里,

学习,味同嚼蜡;

工作,索然无味;

除了游戏,其它一切事物都毫无乐趣可言。

在超级学霸眼里,

看电影,就是不学无术;

学打扮,就是不求上进;

搞社交,就是浪费时间……

类似的,还有长期躲在父母身边的啃老族们,

每当被鼓励试着走出去独立生活时,他们总有一堆拒绝的理由:

啊,我还没有准备好呢;

外面那么危险,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

一个人在外面什么都要自己操心,多累呀!

总之,他们永远有理由去贬低这些可能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活动,贬低这些可能让他们获得成长的可能性。

从而把自己尘封在狭小的空间里,不去接触“安全岛”以外的真实世界,也不去接受现实世界的检验。

最后,陷入一种绝望的空虚、无价值感,以及对无能的恐惧。

可万一有一天,安全岛沦陷了,怎么办?

例如:

网瘾少年没钱买游戏道具,屡战屡败,再也打不了通关;

超级学霸遇到“大内高手”,成绩被对方碾压,毫无胜算;

啃老族的父母突然生病,或突然离开了,无法再提供照料……

这时,挫败、无力、恐惧会诞生,因为安全岛已经不复存在。

这时,自我怀疑会产生,因为没有途径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

更严重的,甚至还可能会在极度绝望的空虚中,走向自我毁灭。

类似在新闻中,“孩子用父母手机充值巨额游戏币”、“名校高材生因论文没通过而选择自杀”的例子并不少见,令人唏嘘。

也许有人问:

我就是这样子,一遇到挫折就退缩,把自己裹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与世界格格不入,怎么办?

首先,请允许这种状态的存在。

尝试去聆听它内在的心声。

或许,它正在通过这种方式,向你传达一些信号:

啊我好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啊我好孤独,好想有人能陪陪我;

啊我好悲伤,好想躲起来哭一场……

然后试着去拥抱曾经那个充满恐惧、无助的内在小孩:

没关系,我会在这里一直陪着你,想哭就哭吧,你是安全的……

然而,一个人力量毕竟有限,也因此,我们还需要:

找到一个稳定的过渡性客体,建立深度关系。

可以找一个内心稳定的好朋友,也可以加入一个有共同背景的小团体,或是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

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数月或数年,保持长期的联系和互动。

借助关系的力量,重新抚慰当年那个孱弱无助的孩子。

在关系中感受被陪伴、被涵容、被看见,重拾价值感。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复归于婴儿,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50岁的Q女士,经历多次重大家庭变故以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碎裂掉了。

在咨询室里,她像个婴儿一样蜷缩在沙发,揪着咨询师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咨询师就那样静静地坐在她身边,温和地注视着她,耐心聆听她的碎碎念……

说着说着……Q就睡着了……

她梦到自己重新回到了妈妈的子宫……

温暖,平和,安详……

在梦中,她不断吸取来自“妈妈”的养分,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开始被慢慢接住……

后来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这份安全感逐渐内化进Q的心里,形成内在稳定感。

有一天,她突然兴奋地喊出一句话:

“老师,我感觉现在的自己,就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女,我好像什么都不怕了。”

这句话意味着:

在她眼里,外界的洪水猛兽不再显得可怕;

而她,也可以放心大胆地走出“安全岛”,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最后我想澄清一点,

在关系中成长,并不意味着依赖关系去生存。

我们可以像婴儿一样,在关系中获取心理养分,实现成长;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吃喝拉撒也要全部依仗关系去供给,以此回避成长与独立。

毕竟在生理层面,我们已经长大了。

所以,

试着跳脱外界的束缚与羁绊,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试着运用一个成年人的智慧与力量,去理性对待“退行”;

试着允许自己:在安全的关系中,慢慢但坚定地长大。

请记住,只要拿起桨开始划,不管朝哪个方向,都会抵达新陆地。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学习交流之用。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